EN
EN
前沿研究院举办“新一代信息化技术在外汇管理行业应用”闭门研讨会
2024年06月28日

6月28日,由前沿研究院金融监管科技架构研究实验室举办的"新一代信息化技术在外汇管理行业应用"闭门研讨会于北京顺利召开。会议围绕着隐私计算、区块链、知识图谱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和未来趋势展开,并深入探讨了外汇展业新政下数字化转型的最新动态与前景以及技术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及解决方案。


Science Technology              


隐私计算与区块链技术的融合创新及案例分享

前沿研究院金融监管科技架构研究实验室成员单位北京国信云服科技有限公司营销中心副总裁王飞从需求背景、技术创新、典型应用三个角度,就区块链与隐私计算技术的结合进行分享。他指出,在市场化环境中,将区块链与隐私计算技术有机融合,可以解决开放数据共享和数据泄露的风险,为金融领域提供更加安全和可靠的数据管理和处理平台。


在接下来的案例研讨环节,王飞深入剖析了区块链技术与隐私计算技术的创新融合,并阐述了其在金融、医疗及政务等多个关键领域的应用潜力。他指出,通过将加密算法集成至区块链的预编译智能合约中,能够有效地扩展智能合约的功能,使其能够调用这些加密算法。此外,行业监管部门得以设计监管型智能合约,利用隐私求交、同态加密等先进技术,在保障数据隐私的前提下,对加密数据的关键要素实施有效监管。王飞进一步指出,将此技术应用于金融行业,不仅有望显著降低监管机构与商业银行在合规性方面的成本负担,还能在提升业务处理的质量和效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不仅优化了监管流程,也加强了数据的安全性和透明度,为金融行业的稳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金融安全知识图谱的构建:网络安全与金融领域应用

前沿研究院金融监管科技架构研究实验室成员单位北京国信云服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研发中心副总裁吴琛对知识图谱技术与应用进行介绍,他强调图数据库是一种用点和边更自然的关系存储方式,能够更简单和更自然地进行多维关系数据建模、更大规模的关联关系数据存储以及更友好、可交互地进行多度扩展追踪分析。并介绍了中国银行业协会等联合起草,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基于文本数据的金融风险防控知识图谱构建技术框架指南》(GB/T 42777-2023)。


同时,针对图数据库存在的超级节点遍历检索慢、统计分析效率低等不足,提出了一种“图数据库+文档型数据库”的联合存储计算底层框架,相对于通用开源数据库,其在超级节点单跳检索能力提升了10倍左右,在百亿节点规模统计分析场景下得到了10-15倍的性能提升。


通过深度探索和自动化研究,知识图谱在帮助用户识别和应对安全威胁,发现特定关系并攻击目标等领域已有落地案例。这一技术在金融和网络安全领域的应用尤为重要。例如,在反洗钱中,基于资金链的追溯,可以找出关联客户,构建以洗钱用户为核心的交易网络;在可疑交易筛选中,通过客户数、交易笔数等专家指标和图指标,可以从所有社区中找出可疑团伙。


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外汇管理应用的思考

近年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银行外汇展业管理办法(试行)》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致力于推动商业银行外汇业务流程再造,营造与高水平开放相适应的制度环境,意味着监管体系的立体化和对银行标准要求的提升。基于此背景,与会嘉宾在圆桌讨论环节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外汇管理中的应用”展开了交流。


在新展业管理下银行业的技术需求方面,各银行应考虑使用区块链技术和新一代信息应用策略与算法来辅助审核义务的履行,用更立体的数据模型实现“事前客户识别与分类、事中差异化审查、事后监测报告”的全流程展业要求,提升银行的经营效率和管理效能。

在银行服务实体经济与金融创新探索方面,为更好地利用数据为客户服务,积极响应国家推行的“金融服务实体”的经济策略,尤其是在外贸领域,可以通过简化审批流程,整合海关数据、司法数据、工商数据等方式,帮助企业应对困难,提高资金使用的便利性。


在数据共享与监管模式探索方面,与会嘉宾共同探讨了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多方协同监管,如何通过隐私计算来获取企业欠税信息等话题。针对银行函证业务,可以使用联合用户系统和自下而上的共享方式;针对企业纳税等商业信息的获取,可以借助隐私计算技术在保护商业隐私的同时,实现对金融风险的监管,满足商业银行的基本商业要求。


通过此次研讨会,与会者们更深入了解了隐私计算、区块链和知识图谱等前沿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创新应用,以及在提升数据安全、业务透明度及实现多方协同监管方面的巨大潜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行业的创新与监管将注入新的活力与可能。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