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金融科技行业报告总结 编者按:2025年7月,消费者与商业情报(CB Insights)和全球金融科技网络(GFTN)先后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金融科技发展报告》(State of Fintech Q2 2025)和《2025年上半年金融科技投融资报告》(FinTech Investments 1H 2025)。报告中系统梳理了全球金融科技(FinTech)投融资、并购和首次公开募股动向,比对了支付、财富科技、区块链等赛道及地区走势。报告指出,全球金融科技行业投融资活动呈现周期性复苏与结构性调整并行的特征。经历2022年至2023年低位运行阶段后,融资总额总体企稳回升,部分领域和地区实现较快增长,但复苏分布不均,差异化特征显著,并愈发体现由“数量”向“质量”转变的趋势。 01 全球趋势 2025年上半年,全球金融科技投资呈现出复苏迹象但恢复并不均衡。各市场融资总额约为660亿美元,同比增长61%。然而,这一增幅主要归功于个别超大交易。从地区分布看,资金进一步向头部市场集中:美国、英国、印度等主要国家融资额同比上升,而中国、新加坡、香港和印尼等市场则出现大幅下滑。若不计超大单笔交易,美国同期增幅约为15%,英国约为27%,而中国则下跌了83%。这表明繁荣背后,各地区走势分化显著。 融资数量方面,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金融科技领域仍延续低频大额的特征。一方面,单季融资总额继续保持在100亿美元以上的相对高位,为2023年以来首次连续两个季度突破这一水平。另一方面,全球风险投资活动整体尚未恢复至疫情前高峰水平:上半年全球VC(风险投资)基金募资规模仅约488亿美元,不足2024年全年的26%。投资者更加谨慎,资金更偏好头部项目。超大规模融资中,美国企业占据65%的笔数和近70%的资金份额。相比之下,其他地区项目融资难度依然较大,质量重于数量的趋势明显。 值得关注的是,企业服务(B2B)类金融科技正成为市场焦点。2025年第二季度,支付和数字银行等领域最大笔融资中,有60%来自B2B金融科技公司。与此同时,退出活动有所升温:金融科技领域并购交易在第二季度增至205起,延续了自2024年底以来的活跃态势。这显示尽管一级市场融资谨慎,头部企业的并购整合与上市步伐在加快,投资人更加注重盈利能力和成熟度,高质量龙头项目更易获得资本青睐。 综上,上半年全球金融科技投融资出现局部反弹。但整体环境仍然充满挑战:地区间冷热不均,投资更加倾向于优质项目而非广撒网式扩张。这一趋势反映出疫情后的资本正在重新评估风险,聚焦盈利和基本面,金融科技行业正处于由量转质的调整阶段。 02 关键领域分析 2025年上半年,金融科技核心赛道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支付、数字银行、财富科技、保险科技等领域各有亮点和挑战,反映出金融科技投融资正在向细分领域纵深发展。 (一)支付 支付领域融资总量低位企稳,大型交易集中于头部企业。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支付行业融资约为15亿美元,延续了自2022年以来的低位水平。然而,本季度诞生了全球金融科技领域最大几笔融资,凸显支付赛道头部效应明显。其中,美国Plaid(金融科技基础设施服务商)完成5.75亿美元融资,成为季度内金额最大的单笔交易。紧随其后的是Ramp(企业支出管理平台)的2亿美元D轮融资,以及英国Dojo(商户支付服务提供商)获得的1.9亿美元投资。这几笔交易均由提供企业支付解决方案的B2B公司获得,表明投资者对支付基础设施和企业级支付服务前景的信心。此外,新加坡跨境支付企业Thunes完成1.5亿美元D轮融资,带动该公司跻身独角兽行列,也反映出支付行业的区域性龙头具备吸引资本的能力。总体而言,在交易数量减少的情况下,大额融资占比上升,领先支付企业更易获得资金青睐,中小支付创业公司的融资环境仍然相对谨慎。 表1 2025年第二季度支付领域十大股权融资案例 (二)数字银行 数字银行与金融服务领域投资有所回暖,基础设施类项目备受关注。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数字银行及相关金融服务领域融资总额约为17亿美元,比上一季度有一定增长。本季度该领域出现多笔百亿美元估值公司的后续融资,显示头部数字金融平台依然具有融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金融基础设施和嵌入式金融服务成为亮点:美国开放银行接口平台Plaid的巨额融资(见上文)即归属此领域。与此同时,数字身份认证服务商Persona完成2亿美元D轮融资,投后估值达到20亿美元,旨在加强金融机构的合规和风控能力。跨境金融服务方面,澳大利亚的Airwallex(空中云汇,跨境支付及商业金融平台)在第二季度获得1.5亿美元F轮融资,投后估值达62亿美元,继续推进全球扩张。消费端数字银行业务同样有所进展:美国数字理财应用Stash获得1.46亿美元H轮融资,用于丰富其数字银行产品线;欧洲中小企业数字银行服务商Finom融资1.32亿美元,支持其业务增长。这些案例显示,数字银行赛道正在从野蛮生长转向精耕细作,提供底层技术支持和垂直领域服务的企业获得更多关注和资金支持。本季度数字银行相关交易仍以美国为主导,但欧美以外市场也开始出现有影响力的融资事件,说明数字银行模式正向全球多元化发展。 表2 2025年第二季度数字银行领域十大股权融资案例 (三)财富科技 财富科技领域融资强势反弹,创近三年新高。2025年第二季度,财富科技板块融资总额达到19亿美元,较第一季度的0.7亿美元大幅增长近三倍。这一金额也创下自2022年第二季度以来的季度新高。本季度该领域出现多笔大型增长轮融资,表明投资者重新青睐财富管理赛道。美国投资管理软件公司Addepar完成2.3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印度互联网投资平台Groww获得2亿美元F轮融资,双双跻身本季度全球金融科技十大交易之列。这两笔交易不仅将各自公司的估值推升至10亿美元以上,也带动了财富科技领域平均交易规模和中位数规模的提高。此外,欧洲在线财富管理平台Scalable Capital融资1.77亿美元,表明成熟市场对数字财富管理的需求依然旺盛;美国独立顾问平台Altruist完成1.52亿美元F轮融资,凸显B2B财富管理基础设施的潜力。值得一提的是,在经历了2022-2023年的低迷后,财富科技领域正在聚焦高净值人群服务和智能投顾等方向,相关优质企业获得资本加持。这一轮反弹更多由大型后期项目驱动,早期创业公司融资环境虽有改善但依旧审慎。总体而言,财富科技赛道正在走出低谷,市场信心有所恢复。 表3 2025年第二季度财富科技领域十大股权融资案例 (四)保险科技 保险科技领域增速放缓,融资总额维持在较低水平。2025年上半年,全球保险科技行业融资仍处于低位盘整状态。第二季度该领域融资总额约为11亿美元,与上一季度水平接近,远低于2021年单季度动辄数十亿美元的高峰。区域分布上,美国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单季吸引了约8亿美元融资,占全球近四分之三;欧洲市场其次,约2亿美元;亚洲等其他地区本季度保险科技融资微乎其微,呈现出地域集中的特点。大型交易相对稀缺也是保险科技当前的显著特征。本季度鲜有超亿美元级别的新融资。这些存量独角兽的存在显示出保险科技领域长周期价值,但短期内投资更趋于谨慎。总体而言,保险科技赛道仍处调整期:投资人对商业模式和盈利前景持观望态度,更加关注已有用户基础和收入的项目。随着数字化转型在保险业的深入,中长期来看具有差异化技术和明确变现路径的保险科技企业有望重获资本青睐,但短期内行业融资活动预计将继续低速前行。 表4 2025年第二季度保险科技领域十大股权融资案例 03 地区趋势分析 2025年上半年,各主要地区金融科技投融资冷热不均:美国一枝独秀,欧洲相对平稳,亚洲内部分化明显。 (一)美国 美国金融科技投融资大幅反弹,市场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2025年上半年,美国金融科技公司共获得约549亿美元融资,在覆盖市场中遥遥领先,同比增幅高达85%。这一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几笔超大规模交易。剔除异常交易后,美国上半年实际融资额由去年同期的171亿美元增长至196亿美元,增幅约15%。从季度数据看,美国第二季度单季融资额占全球比重约60%,创历史新高。美国市场之所以表现突出,一方面在于其拥有最多的独角兽和成熟独角兽企业,可持续获得后期资本支持;另一方面,美国投资者风险偏好回升,集中火力押注本土高潜力项目。本季度美国出现多笔标志性融资:人力资源及薪酬平台Rippling获得4.5亿美元G轮融资,凸显企业金融领域的吸金能力;身份认证独角兽Persona亦获2亿美元融资,帮助金融机构加强合规。与此同时,美国市场金融科技退出渠道更加畅通。这些因素均巩固了美国作为全球金融科技创新与投资中心的地位。展望未来,美国有望继续吸引全球过半的金融科技投资,但随着估值高企,投资者对企业盈利能力和成长性的要求也在提高。 (二)欧洲 欧洲金融科技投资总体持稳,个别大额交易支撑下局部回暖。2025年上半年,欧洲地区金融科技融资略有增长,主要得益于英国市场的小幅上扬和几笔亮眼交易。英国上半年融资总额约为78亿美元,同比微增2%。值得注意的是,英国出现了一笔超大型私募交易——金融数据公司Preqin在第二季度融资约32亿美元,成为推动英国增幅的关键因素。若排除此类交易,英国基础融资增速约为27%,表明其余项目融资环境较去年同期有所改善。欧洲大陆其他国家表现则相对平淡:德国虽然诞生了财富管理领域的大额融资,但整体融资水平与去年持平;法国、瑞典等国缺乏十亿美元级交易支撑,市场热度有限。从全欧范围看,欧洲在第二季度仅占全球金融科技融资总额的22%左右,落后于美国和亚洲。欧洲投资更趋理性:投资者聚焦营收明确、模式成熟的项目,新创企业拿到早期资金的难度依然不小。不过,欧洲金融科技基础深厚,在支付、数字银行等领域拥有一批领先企业。随着宏观经济企稳和监管支持,欧洲下半年有望保持温和复苏态势,但要再现2021年的融资盛况仍需时日。 (三)亚洲 亚洲金融科技投融资分化显著,印度逆势增长,中国等市场相对低迷。2025年上半年,亚洲地区金融科技投资呈现“两极化”趋势:少数市场保持增长,多数市场放缓明显。印度成为亚洲亮点,上半年融资总额从去年同期的12亿美元增至15亿美元,增长约25%。第二季度印度诞生了多笔大额融资,进一步巩固其区域金融科技领军地位。这些交易体现出印度庞大的数字用户基础和资本对其增长前景的信心。相比之下,中国大陆市场延续低迷态势。上半年中国金融科技融资约4.2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9%。除了少数案例,国内鲜有超亿元级交易披露,行业融资主要集中在早期小额领域。监管环境趋严和大型平台流动性收缩,使得中国金融科技投资仍在筑底。香港地区同样经历下滑,上半年融资2.69亿美元,同比减少35%。尽管二季度出现了众安银行获得1亿美元增资等事件,但整体资金规模有限。东南亚核心市场新加坡上半年融资5.99亿美元,同比下滑42%,交易笔数减少近四成。不过,新加坡作为区域枢纽的地位依然稳固,吸引了东南亚约88%的金融科技资金。中东及其他新兴市场也有亮点:阿联酋上半年融资3.23亿美元,大增160%;拉美和非洲金融科技投资相对平稳但基数较小,对全球走势影响有限。整体来看,亚洲金融科技投资内部分化加剧:人口红利和数字化需求推动下,印度等国保持强劲增长动能,而中港等市场受制于宏观和监管因素,短期内复苏仍显乏力。下半年如果全球资本环境改善,亚洲有望出现结构性回暖,但各国表现将继续受到本地因素主导。 04 结论 2025年上半年,全球金融科技投资呈现出“缓中有进”的格局:总体数据有所回升,但增长高度依赖少数巨额交易,地区和赛道间走势不平衡。美国市场强势领跑,贡献了主要增量;支付、财富科技等领域出现单季高额融资反弹。然而,大部分地区融资活动仍较为谨慎,保险科技等赛道继续在低位徘徊。投资者心态方面,更趋向于聚焦优质赛道和头部公司,强调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增长,资金“脱虚向实”倾向明显。上半年超大型交易比例上升、基金募资低迷等现象均说明,金融科技行业尚处于后疫情时期的调整期。展望未来,在宏观经济逐步企稳和行业数字化转型深化的背景下,金融科技投融资有望稳步回暖,但难以一蹴而就。预计资本将继续优选具备清晰商业模式和盈利前景的项目,区域和赛道分化格局可能延续。对于创业者而言,唯有苦练内功、强化合规与业务基本面,方能在投资回归常态的新周期中赢得资本青睐,实现长远发展。行业各方应保持审慎乐观,在复苏中寻求高质量增长,共同推动全球金融科技创新生态的可持续繁荣。